2014年底,肖敏组织老师们开展调查全区3-15岁三百多名残障儿童入学情况,并对偏远农村的43名重度、多重残障儿童进行入户调查。入户才知道,这些儿童住地之偏远、残障类型之复杂、程度之严重、家庭之贫困……完全超出大家的想象。
肖敏拟定了细致的残障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方案,2015年1月,学校正式启动送教上门服务。每个周末,肖敏和老师们背着教具,不惧风雨,不怕劳累,辛勤地奔走在送教的路上。
送教上门面对的是各种类型的重度、多重残障儿童,即便是像肖敏这样从事了二十多年的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师,也会焦头烂额束手无策。
她从零开始,拜师学艺、上网查资料、请教专家……现学现用,边研究边教学。肖敏还带领老师们开发实施送教上门课程,建设课程资源,编写使用《送教上门家长指南》,提高了送教上门的质量。
现在,普通学校的老师也加入送教的队伍,既给重度多重残障儿童和家庭送去了课堂,更送去温暖和希望。
特殊教育起步很晚,发展很慢,资源少问题多。面对这样的困境,是抱怨?是等待?还是改变?
有个脾气特别大的聋女孩,走路、推门、拿碗、放水桶……都是气呼呼的弄出很大的声响。老师们发现手工老师教学最难的蜀绣工艺时,只有她渐变色部分做得极其精致。肖敏遂与大家商量,减掉她部分习题量,鼓励她学手工艺。期末表彰时,女孩第一次上台领奖,笑得无比明媚。
肖敏发现每个学生的发展原点和需求都不一样,他们需要更包容、更多元、更有弹性的课程。
与同事们一拍即合,肖敏带领着老师们开始尝试着开发“好吃又有营养”的校本课程。历经数年,开设了包括《聋生就业心理指导》《手工》《残疾学生校园游戏》《重度多重残障儿童送教上门》系列课程,相关的研究很意外的获了很多大奖。
这是个苦差事,常常没有假期,时常编写到晚上两三点。“确实很累。”肖敏说,追寻适合残障学生的课程就像是在掘井,最先挖到的都是泥土。只有持之以恒地往下挖,只有挖到一定的深度,才可掘出甘甜的泉水。